纵然有河渠存在,但这般的情景之下,老秦人也不看轻易使用河渠,引水不排,数年之后,又成盐碱之地,倘若引泾入水,融入其中,水系畅通,洗涤盐碱,数年之后,关中成就沃土。
这才是水家水工之能!
“渭水横贯秦国,分南北之势,渭南之地不存在这种情况,渭北则是常见,泾水由西北而入渭水,泾水东向八百里,则为洛水。”
“关中之地夹杂在泾水与洛水之中,郑国之能,勘察地势,贯通泾水、洛水,连通水系,渠成之日,白毛碱滩,近水旱田不存。”
“如此,关中之地与蜀中之地便可为秦国两大根基之地!”
周清一马当先,骄阳横空,阳光正烈,看着在道路两侧田地里忙碌的老秦人,坐拥田地不少,但碍于白毛碱滩、近水旱田两大害。
这里的收成明显比自己去岁所观的渭南之地少上太多,而且,似乎从四月以来,如今五月底已至,均没有雨水降临,田地干裂,收成更是无言而语。
越向北,地势越来越高,土峁交错,沟壑纵横,濒临河池。老秦人望水而居,看似是可垦可耕,然却偏偏是临水而旱,瘠薄难收。
百家敌秦久矣,秦国内的水工不多,纵然修渠,与坡地更是艰难,何况秦国百年来,多有对外战争,精壮男子多入军旅。
留耕男女则随时可能被征发为辎重民伕。郡县官署得应对战事征发,根本不可能筹划水利,即便有筹划,也挤不出集中民力修渠引水的大段时日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